一、鋼絞線下料及穿束
(1)首先檢查鋼絞線質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,保證鋼絞線表面無裂紋毛刺,機械損傷,氧化鐵皮或油跡。
(2)用切割機將鋼絞線按設計長度(包括張拉工作長度)切割下料,預應力鋼絞線p錨端用jyj50型擠壓機將擠壓套與鋼絞線擠壓緊固,然后穿入p錨,每束鋼絞線排列整齊后用18#鐵絲綁扎牢固成束,綁扎間距1.5m,穿束前端用膠布包裹,然后進行穿束。13米t梁預應力鋼絞線較短,采用人工穿束,穿束時要防止用力過猛而損傷波紋管。
(3)穿束后必須對錨墊板及波紋管進行固定,位置必須準確,若發現波紋管局部損壞,應及時加以處理。n1、n2、n3鋼絞線位置圖如下圖示意圖所示:
二、張拉及壓漿
2.1 張拉
1、預應力張拉施工
1)項目部提前委托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做鋼絞線松弛、彈模、p錨錨固力、錨口摩阻等試驗。預制t梁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90%,齡期達到7天后方可張拉預應力鋼束。
2)預應力鋼絞線張拉控制噸位及張拉步驟如下:φs15.2mm 高強度、低松弛鋼鉸線錨下張拉控制應力為σcon=0.75fpk,張拉步驟為0→初應力→105%σcon(持荷5min 錨固)。
根據現場實際情況,16m、13m的t梁設置2根鋼絞線(n1、n2),采用單端張拉;25m、22m的t梁設置3根鋼絞線(n1、n2、n3)采用兩端對稱均勻張拉。預應力張拉采用lts-2智能張拉系統,其具體張拉順序見下表:
3)預應力鋼束按張拉控制應力和引伸量雙控標準控制,引伸量誤差控制在6%以內。
4)對同一張拉截面,斷絲率不得大于1%,每束鋼絞線斷絲、滑絲不得超過一根,不允許整根鋼絞線拉斷。
5)張拉完成后,校核測得的伸長量與計算伸長量,若兩者差值在±6%以內,即合格。否則應查明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:a、重新校準張拉設備;b、對鋼絞線作彈性模量檢查;c、放松預應力筋更換鋼絞線后重新張拉;d、重新測定波紋管孔道的摩阻系數。
2、預應力張拉注意事項
為確保預應力質量,要求對張拉工藝、定位鋼筋、管道成形嚴格控制,具體要求如下:
1)預應力鋼材的斷絲、滑絲,不得超過規范規定的要求。如超過規定數,應進行更換,如不能更換時,可提高其他束的控制力作為補償,但最大張拉力不得超過鋼絞線的標準強度的80%。
2)在張拉完成后,測得的延伸量與計算延伸量之差應在±6%以內,否則應采取以下的若干步驟或全部步驟:
a重新校準設備;
b對預應力材料做彈性模量檢查;
c放松預應力鋼材重新張拉;
d預應力鋼絞線用潤滑劑以減少磨擦損失,僅水溶性油劑可用于管道系統,且在灌漿前洗掉;
e監理工程師檢查預應力筋合格后,進行預應力筋錨固,放松千斤頂時應避免振動錨具和預應力鋼絞線端部;
f預應力鋼材在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才可截割露頭,梁端錨口應按圖紙所示用砂漿封閉。
3)在預應力作業中,必須特別注意安全,作業人員不得站在預應力筋的兩端,同時在張拉千斤頂的后面應設立防護擋板裝置。
4)張拉時應認真做到孔道、錨環與千斤頂三對中,以便張拉工作順利進行,并不致增加孔道摩擦損失。
5)每次張拉完畢后,應檢查端部和其他部位是否有裂縫,并填寫張拉記錄表。
6)預應力鋼束張拉完畢,嚴禁撞擊錨頭和鋼束,鋼絞線多余的長度應用切割機切割,應在距錨頭3cm 處切割,嚴禁用電弧焊切割。
7)預應力筋錨頭切除后的外露長度,不宜小于30mm。張拉完成后用混凝土封裹,以防腐蝕。
三、壓漿
1、現場壓漿施工
1)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完畢并經檢驗合格后,切割端頭多余的鋼絞線,切割采用砂輪鋸,嚴禁采用電弧焊切割,同時不得損傷錨具,切割后預應力筋的外露長度不小于3cm,鋼絞線端頭切割后采用高標號砂漿封錨。
2)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后,孔道要盡早壓漿,且應在48小時內完成壓漿,孔道壓漿采用智能真空循環壓漿系統??椎啦捎脤S脡簼{料配制的漿液進行壓漿。同一管道的壓漿應連續進行,一次完成。
3)壓漿應緩慢、均勻的進行,不得中斷,壓漿至另一端出濃漿時,將出漿孔關閉。關閉出漿孔后,宜保持一個不小于0.5mpa的穩壓期,保持時間宜為3~5分鐘,使管道內漿液密實,保證壓漿質量。壓漿時壓力宜為0.5~0.7mpa,對超長孔道最大壓力不宜超過1.0mpa。
4)管道壓漿采用c50水泥漿,要求管道注漿密實,漿液所用的原材料及漿液性能和相關技術指標、孔道壓漿設備性能滿足《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》(jtg/t f50-2011)、浙江省交通運輸廳 浙交【2011】236號文《浙江省公路橋梁預應力孔道壓漿技術指南》的相關規定要求。
5)壓漿后應及時通過檢查孔抽查孔道壓漿的密實情況,如發現有不密實的,應及時進行補壓漿處理。壓漿完成后,及時清洗、保養機具,以便下次壓漿使用。壓漿過程中及壓漿完成后48小時內結構砼溫度不得低于5℃,否則應采取保溫措施。
2、壓漿注意事項
1)預應力筋張拉后,孔道應盡早壓漿,壓漿必須密實。
2)預應力束封錨混凝土在壓漿后施工,強度采用c50,封錨混凝土內設置的鋼筋網應與結構鋼筋可靠連接。
3)孔道壓漿采用專用壓漿料。其性能應符合《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》(jtg/t f50-2011)的規定,漿液在使用前和壓注過程中應經常攪動。
4)當氣溫或構件溫度低于5℃時,不得進行壓漿。漿液溫度不得超過32℃。管道內漿液在注入后48h內,結構混凝土溫度不得低于5℃,否則應采取保溫措施。當白天氣溫高于35℃時,壓漿宜在晚上進行。
5)壓漿時,每一工作班應留取不少于3組試樣,標準養護28d,檢查其抗壓強度作為質量評定的依據。
6)壓漿完成后,應及時對錨固端按設計要求進行封閉保護,對梁端砼鑿毛并沖洗干凈,設置鋼筋網片后澆筑封錨砼,嚴格控制封錨后的梁體長度。
四、預應力筋的加工和張拉
1、基本要求
1) 預應力筋的各項技術性能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定和設計要求。
2) 預應力束中的鋼絲、鋼絞線應梳理順直,不得有纏絞、扭麻花現象,表面不應有損傷。
3) 單根鋼絞線不允許斷絲。
4) 預應力筋張拉或放張時混凝土強度和齡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,嚴格按照設計規定的張拉順序進行操作。
5) 制孔管道應安裝牢固,接頭密合,彎曲圓順。錨墊板平面應與孔道軸線垂直。
6) 千斤頂、油表、鋼尺等器具應經檢驗校正。
7) 錨具、夾具和連接器應符合設計要求,按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。
8) 壓漿工作在5℃以下進行時,應采取防凍或保溫措施。
9)孔道壓漿的水泥漿性能和強度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,壓漿時排氣、排水孔應有水泥原漿溢出后方可封閉。
10) 按設計要求澆筑封錨混凝土。
3、外觀鑒定
預應力筋表面應保持清潔,不應有明顯的銹跡。